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外交部主办的第二十三届兰亭论坛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改进”...
10月27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中国外交部主办的第二十三届蓝洞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完善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内外各领域高层代表、知名专家学者、中国驻外使节、中国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论坛,就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代表表示,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是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举措,有效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治理倡议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情并迅速获得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明确支持。约旦前首相、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奥马尔·拉扎兹表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全球治理体系,任何“人类更美好的未来”都是不可能的。 “全球治理倡议满足了世界的需求,回答了时代问题,回应了人民的愿望,是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中国方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表示,近年来,南方群体的崛起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全球南方仍然面临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缺乏代表性和发言权的问题。 “南方国家应该在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多发言权。中国在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和推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构建长期稳定、造福人类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倡议最坚定的立场是高举多边主义旗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单边主义从来都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答案。致力于对话、合作、互利的多边主义才是全球努力的方向。“全球治理倡议聚焦人类共同福祉,阐述了中国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具体愿景,是对联合国未来契约的回应。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行动是坚定有力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联合国系统在过去80年取得了成功,因为它是有效国际安全秩序的关键驱动力,而全球治理倡议是致力于构建国际安全新秩序。 “全球治理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借鉴‘我中有你、我中有你’的伟大传统文化智慧,这是中国为世界带来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中国是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和建设性力量,多年来为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发展不平衡、不合理是许多矛盾的根源。全球治理倡议是《联合国宪章》精神和中国传统智慧的结合或有机。该法不仅坚持国际问题在法治和多边主义框架内解决,而且呼吁以人为本、以行动为导向,认为一切治理都必须促进人民福祉。 “因此,我们的全球治理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中国不仅谋求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我们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幸福复兴,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成为全球发展的稳定力量。博科娃表示,国际仲裁法院在香港正式成立,为各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平台。她相信,国际仲裁法院将与联合国一道,在鼓励各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违反国际法、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不断增多,《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得不到充分遵守和落实,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自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开放合作平台成立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改革中大刀阔斧,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贡献。《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0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