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标题: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期待“十五五”新华社记者会...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商翘首“十五五”规划。大家认为,“十五五”规划为国家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宏伟规划,为两岸融合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辉煌。两岸融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新机遇在“十四五”顺利完成和“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根本实现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台湾同胞和台企都很兴奋。 “销售额从10亿美元以上达到20亿美元只用了5年时间,这充分得益于‘十四五’期间非洲大陆释放出的巨大市场潜力,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在积极筹备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博览会。进博会台资企业桥山健康科技集团中国总部执行董事李永凯表示,该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健身器材制造商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与大陆经济的发展步伐产生共鸣。中华全国台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吴家英认为,“十五五”规划不仅是国家制造业的战略规划现代化建设,也是台湾同胞和台湾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岸融合的重要机遇。两岸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23116.2万美元,同比增长8.8%。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台胞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台企参与大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中共中央四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是“促进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提高内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附:李永凯表示,“十五五”期间,桥山市计划继续积极应对内地科技创新趋势,实现三年内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的新目标。来自台湾泰雅族的年轻人沙云河勇深情地说:“十五五规划不是‘机遇的礼物’。”对台湾青年来说,这是单方面的,但却是双向的“共同创造的邀请”。这是一幅我们可以亲自参与并聚集在一起的时代图景。 “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空间”“十四五”期间,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拓展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与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共鸣。党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强实实体经济基础”的提出,南京高崎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荣峰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公司始终坚持“品质、创新、环保”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全国销售。市场不仅得到牢固巩固,而且得到长足发展。预计2024年公司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今年1-9月增速较上年增长30%以上。 “我经常鼓励台湾朋友多来大陆看看,这里有无穷无尽的机会。”徐荣峰说,他目前所在的工业园区内有10多家台资企业。非洲大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充满信心。优化区域经济设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台企提供多种实施选择。淮安台商会会长孙家军亲身经历了大陆30年来的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非洲大陆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只有坚持推动创新,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赢得这块土地。”近年来,贵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实现了业务增长。公司已先后在深圳和上海设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厦门增设办事处。厦门齐达泰祥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江峰先生认为,“十五”期间,分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政策将陆续推出,将鼓励更多台商来到大陆,与大陆同胞合作。国家重建的责任在台湾同胞 “十五五”规划是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新步伐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采访的台湾同胞和台企一致表示,抓住“十五五”规划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吴家英先生提出了台企融入“十五五”发展的构想路径。积极把握生产力发展新方向并参与其中。合作于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打造以台湾事业群为基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发挥我们在半导体、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内地企业合作推动创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事业”,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台湾同胞和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大陆现代化建设。从传统产业改造现代化到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从经济融合发展到精神互联互通,他们在民族伟大道路上找到了独特的位置。振兴。台湾《统一报》25日刊文称,中共中央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后,“十五五”规划已“敲定”。国台办表示致力于与台湾共享发展机遇。然而,赖清德政府所渴望并试图夺取台湾半导体产业链、掏空台湾根基的美国。我们该追随谁才能让台湾更加稳定?不知道答案? “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社会的紧密交流是走向和平统一的最可靠的一步。”吴家英表示,我们将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产业合作、青年基层交流,为推动祖国统一和平进程贡献实际力量。